lunes, 1 de octubre de 2018

学习疲劳


由于长时间进行学习,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了怠倦,致使学习效率下降,甚至到了不能继续学习的状况。 劳现象有各种形态,主要可分为生理的(或身体的)疲劳和心理的疲劳。 习既包括身体的活动,也包括精神的活动,但主要的是精神活动。因而学习疲劳既受身体疲劳的影响,又受心理疲劳的影响

生理疲主要是肌肉受力过久或持续重复伸缩造成肌肉痉挛、麻木、乏力、手足发冷、动作失调、感觉失调、眼球发疼发胀、视力减退、食欲不振、面色苍白、头晕、腰酸背痛、打磕睡、失眠等

心理疲是感觉器官活动机能降低、注意力涣散、思维迟钝、记忆衰退、情绪上躁动,忧郁、厌烦、易怒、学习效率下降

中文名

习疲劳

外文名

Study fatigue


1.      1 病因

2.      2 临床表现

3.       容易走神

1.       易受干
2.       多余动作增多
3.       效率低下
4.      3 预防
1.       善于科学用
2.       注意劳逸结合
3.       培养兴趣

病因

习疲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。 习疲劳的出现不仅取决于所从事的学习的性质和数量,也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、学习态度、学习兴趣等个人的特点以及环境的条件有关。 一般地说,儿童的身体作业比精神作业更容易疲劳,特别是容易发生高度的疲劳。 儿童往往无视自己的能力的界限,而从事于过份激烈的活动,结果造成高度的疲劳。 这是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注意的

心理的疲劳一般不像身体的疲劳发生得那样迅速,所以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,就能够较长时间地持续学习而不感到十分疲劳。 但是,集中精力持续学习时间过长,就会产生疲劳,使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 许多研究指出:需要紧张的注意、积极的思维和记忆的学习活动,都容易发生疲劳。 不愉快的作业较愉快的作业更容易疲劳,学习内容的单调也会引起心理的疲劳。 另外,在异常的气温、湿度、缺氧、噪音、光线不良等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学习,也容易疲劳

劳的引起是有个别差异的。 由于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不同,如身体的强弱、能力、质、兴趣、习惯的不同,都能影响疲劳的发生。 在教育上,应特别注意身心发展迟缓的和早熟的儿童,也要注意在急速发育期和青春期的学生,因为他们容易陷入于高度疲劳的状态

习疲劳的调节和恢复因为疲劳能降低学习效率,产生有害的影响,所以在教育、教学上应注意学习疲劳的调节和恢复

临床表现

见的学习疲劳表现为

容易走神

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,经常想一些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事情,思绪远离当前的话动

易受干扰

很容易被外界的无关刺激吸引,偏离当前的学习活动。 比如听到外面的谈笑就想出去看看

多余动作增多

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往往伴随一些多余动作或无关动作,如:东张西望,玩弄手指;摆弄笔杆、或这儿摸摸,那儿翻翻等等

效率低下

习时间没少花,学习效果却很差

预防

善于科学用脑

脑有左右两半球,大脑左半球主要同抽象的智力活动(如数学计算、语言分析等逻辑思维活动)有关;大脑右半球则主要同音乐、色彩、图形、空间想像等形象化的思维活动有关。 为了克服疲劳、就要使大脑左右两半球交替使用,把数学、哲学等需要高度抽象思维的活动同音乐、绘画、文娱体育活动交替进行,以利于克服疲劳,提高学习效率

注意劳逸结合

习一定时间后,就应该休息片刻,放松一下。 在学习之余,可参加一些文体活动,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,有利于消除疲劳,提高学习效率。 另外,每天还应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,一般认为,对大学生来说,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78时,当然,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,每人都应视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

培养兴趣

如果对学习兴趣浓厚,学习时心情愉快,则即使学习时间长也不易感到疲劳;反之,学习那些兴趣不大甚至厌烦的内容时,就会感到枯燥,很快进入疲劳状态。 因此,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是防治学习疲劳的方法之一



Tomado de: https://translate.google.com.co/translate?hl=es&sl=zh-CN&tl=es&u=https%3A%2F%2Fbkso.baidu.com%2Fitem%2F%E5%AD%A6%E4%B9%A0%E7%96%B2%E5%8A%B3&anno=2